手机号
验证码
立即登录    忘记密码? 注册
手机号
邮箱
立即登录    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

2018/7/11 15:55:00

郑州翻译公司:文学翻译

鲁迅、傅雷、钱钟书杨绛夫妇、巴金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 ( literary masters ) ,可以说不论哪版教材都或多或少地节选过他们的作品,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。也许是他们自身的作品太过耀眼,也许是时代缺乏对译者的关注,他们的另一个身份——翻译家时常被人忽略 ( neglect ) ,直到在外国名著的封面上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,我们才恍然大悟。


鲁迅——宁信而不顺

鲁迅与弟弟合作翻译的《域外小说集》

鲁迅于1903年开始从事翻译,当时正值新旧文化大洗牌的年代,受到“拿来主义”的影响,他也积极投入到了国外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中。初期,鲁迅以“虽说译,其实乃是该作”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意译,但此后在其与弟弟周作人合作翻译的《域外小说集》中,他开始采用“直译”法,并从此坚持“宁信而不顺”的主张。

现在来看,鲁迅翻译的作品来源于诸多国家,以《域外小说集》为例,其中除了英美法德的作品外,还有波兰、俄国、丹麦、匈牙利等。不过据考证,鲁迅虽然短暂地学习过英文与俄文,可掌握程度一般,故作品一般为转译;而在日本仙台医学学校读书时,德语(因医学水平发达)是必修的,所以日德两门语言的造诣用来翻译是绝对够用了。

鲁迅作品的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,其翻译作品也不例外。在他自己最推崇的《小约翰》(作者:拂来特力克·望·蔼覃)中就有一段带着明显“迅哥儿”式的“不顺”译文:“这就像是一个奇迹:直的,且是弯的,截然的(what?),且是不可捉摸的。这有如曼长而梦幻地响着的琴声,似乎绕缭(普通人一般用缭绕)着,然而且是消歇的。


傅雷——重神似而不重形似

如果《傅雷家书》证明了傅雷的作家才华,那“傅雷翻译奖”证明的则是其翻译才华,巴金曾盛赞他:“全中国的法语翻译一共有两个,傅雷是一个。我是半个,剩下其他所有人加起来算半个。

傅雷认为译书的标准应该是这样: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,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。傅雷还提倡:再创造的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,无生硬拗口之病。他亦一直在践行这一标准:他曾先后两次翻译《约翰克里斯多夫》。一次是1936年开译,花费了整整3年时间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又用2年时间重译。他甚至认为,早年的四卷初译本是他人生的“污点”。在第二本译本完成后,他把初译本手稿给烧了。晚年,傅雷对第二个译本,竟又强烈地感到”不忍再读”了。


草婴——六步翻译法

草婴在俄语翻译上有一套“六步翻译法”,即:先反反复复读原作,把原作读懂;接着逐字逐句翻译;然后对照原文仔细核对译文,看看有无脱漏、误解的地方;再离开原文,从中文角度审阅,朗读,努力做到流畅易读——老朋友孙道临曾经为草婴朗读过肖洛霍夫《一个人的遭遇》译稿;这之后交给出版社根据编辑意见作调整;校样出来最后通读一遍。

你读过这些大家们翻译的国外著作吗,你最喜欢那一本呢?如果没有这些名著翻译,或许我们今天还不能理解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所在。

郑州翻译公司拥有最全面语种的翻译人员,针对不同的翻译语种,领域等制定一系列翻译计划,为了给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好的、更全面、更准确的翻译服务。

阅读文章:积分+1